什么是IGBT?IGBT的原理
发布时间:2024/1/25 10:51:00 来源:永阜康科技
IGBT是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的缩写,即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。它是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,结合了MOSFET和双极型晶体管的优点,可以在高电压和高电流条件下工作,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领域。
与MOSFET相比,IGBT具有更低的驱动电压和更高的开关速度,而且具有双极型晶体管的正向导通能力,因此可以承受更高的电流和电压。同时,IGBT也集成了MOSFET的绝缘栅控制功能,可以实现更安全和可靠的控制。
IGBT通常由一个PN结和一个N沟道组成,具有三个端口:集电极、发射极和栅极。当栅极施加正向电压时,会形成一个PNP型结构,使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PN结极化,从而导通。当栅极不再施加正向电压时,PNP结会恢复为开路状态,IGBT停止导通。
IGBT的工作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阶段:
关态(关断状态):当栅极与发射极之间没有施加电压时,IGBT处于关态,没有导通电流流过。在这种状态下,PNP型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PN结是正向偏置的,所以处于导通状态。
开启过渡态:当栅极施加正向电压时,栅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绝缘栅极层中的电子会形成一个导电通道。形成的导电通道可以控制PNP型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-发射极之间的电流,使其开始导通。
开态(导通状态):在开启过渡态后,如果在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施加足够的正向电压,PNP型双极型晶体管将进入饱和区,此时IGBT处于导通状态,允许电流流过。
关闭过渡态:当栅极不再施加正向电压时,导电通道关闭,PNP型双极型晶体管恢复到截止区,IGBT进入关断状态,电流无法通过。
IGBT结合了MOSFET和双极型晶体管的优点,具有低压控制特性(MOSFET)和高电流驱动能力(双极型晶体管)。它具有较低的开关损耗和较高的开关速度,适用于高频应用。同时,由于使用绝缘栅极层隔离了栅极和其他部分,提高了绝缘性能和可靠性。
|
|
 |
您可能对以下产品感兴趣 |
 |
|
 |
产品型号 |
功能介绍 |
兼容型号 |
封装形式 |
工作电压 |
备注 |
M12028 |
M12028是一款面向小家电、电动工具、户外蓝牙音箱等充电的快充管理SOC,集成了同步开关电压变换器、快充协议控制器、电池充放电管理、电池电量计算等功能模块,支持PD3.0、PD2.0、QC3.0、QC2.0、BC1.2 DCP、UFCS快充充电协议,额定充电功率100W,并提供输入过压/欠压、电池过充、过温、过流等完备的保护功能。搭载极简的外围电路,即可组成2-4节电池的快充充电解决方案。 |
|
QFN-40 |
4.5V-20V |
2-4节电池快充充电管理SOC ,内置PD3.0、PD2.0、QC3.0、QC2.0、BC1.2 DCP、UFCS等协议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