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开市场为何只有高通及联发科芯片可选?
发布时间:2018/5/3 10:45:00 来源:永阜康科技
最近一段时间,中兴被美国政府封杀引起了热议,许多人都呼吁中国在芯片产业方面要有中国“芯”,关于贸易战方面的话题我们不讨论,从一个小的点着手,为什么在手机公开芯片市场,只有高通以及联发科的芯片可供选择呢?
目前除了苹果iPhone采用自研的苹果A系列手机芯片之外,安卓阵营的各大手机厂商多多少少都有采用高通的手机芯片,以手机销量来列举,目前多数智能手机采用的是自家Exynos芯片+高通骁龙芯片+联发科芯片,苹果采用自研A系列芯片,华为采用自家麒麟芯片+高通+联发科,OV采用高通+联发科芯片,小米采用的也是高通+联发科芯片(小米自研澎湃系列芯片出货量过少可忽略不计)。
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在公开芯片市场(花钱就能买得到),只有高通以及联发科芯片可供选择,这一情况跟电脑芯片类似,目前电脑芯片可供选择的主流芯片只有英特尔和AMD,那么为何手机SOC的供应商也只有两家呢?
几年前的手机芯片市场,格局跟现在有很大差别,当时公开手机芯片市场有高通、德州仪器、英伟达、联发科等几家芯片公司向市场出售芯片,而到了现在市场上已经见不到德州仪器以及英伟达的手机SOC了,这两家厂商是如何败走麦城的呢?
对手机SOC了解的朋友可能知道,手机SOC的构成是AP(Application Processor应用芯片)+BP(Baseband Processor基带芯片),目前安卓阵营中各家芯片的AP部分相差不大,都是采用基于ARM公版架构或者公版架构改良版,性能相差不是太大,而在BP基带芯片部分,则是主要的差异点,由于基带芯片门槛较高,能够研发BP的厂商并不多。
几年前,德州仪器以及英伟达退出手机SOC市场的根本原因就是芯片的集成度不高,这两家的手机芯片都要外挂基带,跟竞争对手高通的芯片集成度相比有着很大劣势,而且这一劣势是短时间难以弥补的,因此德州仪器以及英伟达就不再将研发重心放在手机芯片上,德州仪器以及英伟达都转而向车载芯片市场发力。
目前能够研发手机芯片的厂商并不多,其中以高通的技术最为尖端,尤其是在全网通基带芯片方面,高通一直是佼佼者,目前能够研发生产手机基带的厂商不多,高通、华为、三星、联发科以及英特尔是为数不多掌握基带核心技术的厂商,因此市面上的手机芯片多数都出自这几家厂商。
而这其中,三星的手机芯片几乎不对外售卖,华为的手机芯片只供自家使用,英特尔的芯片性能以及兼容性方面存在问题,因此导致了目前安卓阵营能买得到的芯片都是高通以及联发科。说白了,由于手机SOC的技术集成度以及开发难度较高,而且想要保持竞争力还需要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,因此能够生产高性能的手机芯片的厂商并不多。
|
|
 |
您可能对以下产品感兴趣 |
 |
|
 |
产品型号 |
功能介绍 |
兼容型号 |
封装形式 |
工作电压 |
备注 |
CS5082 |
CS5082E是一款5V输入,支持双节锂电池串联应用,锂离 子电池的升压充电管理IC.CS5082E集成功率MOS,采用异步开关架构,使其在应用 时仅需极少的外围器件,可有效减少整体方案尺寸,降低BOM成本。 CS5082E的升压开关充电转换器的工作频率为600KHz最大2A输入充 电,转换效率为90%。
|
CS5080 |
ESOP-8 |
3.44V-7.0V |
带NTC功能、5V USB输入、双节锂电池串联应用、升压充电管理IC,管脚兼容CS5080 |
HT560 |
2X40W/18V/4Ω或75W/24V/4Ω |
|
QFN-36 |
4.5V-26V |
30W立体声D类I2S输入音频功放 |
HT7178 |
输入电压范围:2.7V -14 V;输出电压范围:4.5V-20V
;可编程峰值电流: 14A
|
TPS61088/HT7167 |
DFN-20 |
2.7V-14V |
20V 14A带输出关断的全集成同步升压IC |
HT317 |
2X42W/18V/4Ω或75W/24V/4Ω |
|
TSSOP-28 |
5V-26V |
42W立体声/75W单声道D类功放IC,,工作电压5-26V,极限耐压32V! |
HT97230 |
2X125mW/5.0V/32Ω |
|
QFN-24 |
2.5V-5.5V |
带3D环绕音效、低音增强的免电容高保真G类耳机IC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