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 页 --> 方案设计
“虚拟心脏”如何实现高精度模拟真实心脏?
发布时间:2016/6/1 11:27:00 来源:
手机和电脑可通过专门的“跑分软件”测试硬件性能、提示漏洞,人体其实也是可以的。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“虚拟心脏”,能对心脏做出高精度的个性化模拟。通过该技术建立的模型,可对心脏病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,提前发现问题,防微杜渐,帮助其远离心律失常风险。
心律失常指心脏的不规则跳动,是心脏病的一种常见症状,也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一大诱因。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的诊断方法,都未把患者心脏几何形状的具体差异考虑在内,因此经常会出现对高风险患者识别不准,治疗效果有限的问题。
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纳塔莉亚·特亚诺娃和她的研究团队希望借助技术手段破解这一难题。他们对41个经历过心脏病发作的患者进行了核磁共振成像,对其心电活动和心脏的几何形状做了电脑建模。而后,根据心脏肌肉壁几何形状的计算结果和心电活动的稳定程度,研究人员就能对每个“虚拟心脏”的心律失常倾向做出评估,打出分数。在使用患者的临床数据,对这些研究结果进行追溯后他们发现,新方法在预测心率失常上的表现比现有方法好的多。
特亚诺娃团队发表在最新一期《自然—通讯》上的论文称,虽然“虚拟心脏”尚未在其他研究中得到验证,但这种非侵入式的个性化的风险评估工具,已经显示出了在预防突发心源性猝死上的巨大潜力。此外,它还能为心脏病患者是否需要植入心脏除颤器提供建议,从而有望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手术。
心律失常指心脏的不规则跳动,是心脏病的一种常见症状,也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一大诱因。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的诊断方法,都未把患者心脏几何形状的具体差异考虑在内,因此经常会出现对高风险患者识别不准,治疗效果有限的问题。
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纳塔莉亚·特亚诺娃和她的研究团队希望借助技术手段破解这一难题。他们对41个经历过心脏病发作的患者进行了核磁共振成像,对其心电活动和心脏的几何形状做了电脑建模。而后,根据心脏肌肉壁几何形状的计算结果和心电活动的稳定程度,研究人员就能对每个“虚拟心脏”的心律失常倾向做出评估,打出分数。在使用患者的临床数据,对这些研究结果进行追溯后他们发现,新方法在预测心率失常上的表现比现有方法好的多。
特亚诺娃团队发表在最新一期《自然—通讯》上的论文称,虽然“虚拟心脏”尚未在其他研究中得到验证,但这种非侵入式的个性化的风险评估工具,已经显示出了在预防突发心源性猝死上的巨大潜力。此外,它还能为心脏病患者是否需要植入心脏除颤器提供建议,从而有望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手术。
|
||||||
|
||||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