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类功放IC在PCB LAYOUT的细节处理及被动组件(电阻、电容)选择对音质的影响
发布时间:2010/7/28 23:48:00 来源:
由于目前的数字音效播放装置,大多在内部整合各种电路,以及相关的数字IC,为达产品体积的集缩需求,各项组件间靠的非常紧密,组件间将无法保持足够的距离隔开对音效处理组件的干扰,因此音乐透过模拟电路输出时,几乎都可以听到程度不等的电子噪音夹杂其中。
针对此问题,在产品设计时就应该在印刷电路板规划中,尽量将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隔离,并确保模拟讯号布线远离数字或功率开关布线。
此外,EMI干扰也是音质杀手,开发者当然有许多传统方式针对EMI做减低或隔离,但是最有效的方式为差动信号,即利用2个完全相同,但具有不同极性的讯号,取代单端电路。
例如在一个对称布局中,2个路径相邻运作,一旦发生EMI干扰,则相同的EMI突波会被导入这2个信号中,但是,因为2个信号的接收侧不同,所以EMI会被抵销,换言之,共模抑制比(common-mode rejection ratio,CMRR)越高,则抑制EMI的效果就越好。此外,两个镜像也能够增大讯号,使任何残余的噪声都会较不明显。
再者,电源供应是数字装置一定具备的组件,但也提供了噪声干扰音质的管道。对于线性电源供应产生的低频电源线涟波,以及交换式电源供应器产生的高频交换式噪声,因此在设计上应该避免共享电源回路,此外,也可以藉由适当的稳压器与高质量电容器,加以过滤、抑制、消除,例如将低ESR电容放在音效IC的电源接脚附近,这可减轻交流噪声影响,并且可以降低电源突波发生,
音质提高,除了本篇提到的关键零组件(主动组件)外,被动组件(电阻、电容)的用料也相当重要,除影响前述的电源滤波质量,在音效处理路径中的交连电容、回授电容以及电组,都会因为其自身的电子特性,影响输出的模拟讯号质量,这部分的设计调整,对于最后音质的细节影响也颇大,不过这是在主动组件已经相差无几的情况下,才能比较出差异。
我司的D类放大IC及设计资料请查阅:http://www.szczkjgs.com/product_1012.htm
|
|
 |
您可能对以下产品感兴趣 |
 |
|
 |
产品型号 |
功能介绍 |
兼容型号 |
封装形式 |
工作电压 |
备注 |
|
|